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。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,50年代中期,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,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,为了保卫国家安全、维护世界和平,高瞻远瞩,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“两弹一星”的战略决策。
周恩来作为我国“两弹一星”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,早在中央正式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和研制原子弹、导弹之前,他就为这项事业的起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。1949年春,要出国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钱三强,想在法国定购中型回旋加速器的电磁铁和一些仪器、图书、资料等。他提了这个想法,又有些后悔。因为人民解放战争正在进行,解放区的经济很困难,要拿出外汇实非易事,但是周恩来批准了。1952年,周恩来和军委领导人研究国防建设5年规划的时候,他就提出了“我们要不要研究原子弹”之问。
1955年1月14日,周恩来同科学家李四光、钱三强等谈话,详细了解我国原子能科学的研究现状、人员、设备以及铀矿资源等情况,并告诉他们中央将要讨论发展原子能问题。第二天,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书记扩大会议,作出了中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。5月26日,周恩来出席中央军委会议,并宣布中国要发展导弹的决定。从此,我国开始了发展原子能事业和研制原子弹、导弹的工作。
研制“两弹”是一项技术十分复杂、难度很大、涉及的部门、学科多的系统工作,周恩来领导这项工程的重要原则就是大力协同、集智攻关。他明确提出,“要靠自己”“必须贯彻协作”的原则,根据工程的进展及时地配备领导干部、抽调科技骨干、培养科技人员。他还对发展原子能事业和“两弹”的构想,以及筹措物资器材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。
1964年10月16日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。周恩来说:我们原子弹一响,美国的冲绳基地就向关岛迁移了。1965年2月3日、4日,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会第十次会议,审议并批准了《关于加速发展核武器问题的报告》,决定“力争于1968年进行氢弹装置的爆炸试验”。也就是说,中国要以比美国、英国、苏联都快的速度把氢弹研制出来。
1967年6月17日,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300万吨级的空投氢弹试验,提前实现了原定的1968年进行氢弹试验的目标。从原子弹到氢弹,是一个质的飞跃。实现这个飞跃,我国用了两年零八个月,与美国、苏联、英国、法国比,速度是最快的,技术水平也比美国、苏联首次试验的氢弹水平高。
随着原子弹、氢弹相继实验成功,我国人造卫星是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。1970年,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,成功地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——东方红一号,成为继苏联、美国、法国、日本之后,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。
“两弹一星”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,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,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,增强了民族凝聚力,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。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:“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、氢弹,没有发射卫星,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,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。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,也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。”